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渊源于1945年学校创建时期的机电专业,是学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学院之一。70多年来,一代代“机电人”薪火相传、青蓝相继,倾力服务科教兴国、制造强国国家战略,塑造了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科技创新特色。近年来先后获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教授33人(含特聘教授4人)、副教授49人,博导19人、硕导70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安徽省领军人才1人、安徽省特殊支持(江淮英才)计划人才项目1人、安徽省青年皖江学者1人、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中国科协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安徽省模范教师1人、安徽省教学名师4人、安徽省百名卓越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高水平导师1人、安徽省研究生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1人、安徽省线上教学名师1人,全国煤炭行业教学名师1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人,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人,安徽省引进高校领军人才团队4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教学团队3个、安徽省教育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38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320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600余名,留学生6名。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智能机电系统”“矿山机电工程”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智能制造工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机械”“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工程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
学院拥有教育部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机械工业联合会矿山采选装备智能化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22个。学院全面融入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学校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学部建设,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拓展产学研合作,建有教育部机械工程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企业共建有“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智能工厂创新中心”等,积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
学院是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机械仪器类专业合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拥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安徽省品牌专业、安徽省“六卓越一拨尖”2.0专业,2014/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品牌专业、安徽省“六卓越一拨尖”2.0专业,2017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六卓越一拨尖”2.0专业)、工业设计(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安徽省创新实践教育中心)、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设了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院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锚定矿山智能装备、先进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承担并完成了一批重大科研任务。近5年,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0余件、国际发明专利100余件,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安徽省专利金奖各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明专利转化66件。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向、突出实践创新、培养卓越人才,着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传感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有限元分析与应用》国家级一流课程、《走进创造学》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升学率逐年攀升。近5年,学院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获国家级奖励200余项、省部级奖励470余项;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185件;1名学生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依托学院的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安徽省高校唯一拥有2个团队)。
面向未来,学院将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历史主动精神落实学校“双一流”创建使命任务,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截至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