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
(1)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
(2)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3)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
(4)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2、制订专业认证标准的指导思想
(1)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基本质量要求: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人才最低要求。
达到既有利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又有利于不同学校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发展。
(2)与我国正在实施的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我国成立了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组织进行工程师制度改革——建立与国际等效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包括考试制度、注册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教育评估制度、社会信用制度。
开展专业认证工作的全过程均有教育界与企业界的组织与专家一起进行。
(3)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工程教育与工程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学位和专业资格的国际互认机制,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服务贸易全球化、工程技术职业全球化的要求,建立专业资格与学历教育互认的体系。
(4)以定性为主,注意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
在建立标准、实施评价和做出决策的全过程中,依赖同行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做出专业判断。
(5)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利益和需求放在很高的位置
重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要求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学生成就的评估体系,重视学生在认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认证标准的基本原则——能力导向
(1)在系统、工艺和机器进行设计、操作和改进过程中,能够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知识;
(2)具有发现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力;
(3)具有了解并解决环境、经济和社会中与工程相关的问题;
(4)具有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5)具有能够接受终生学习并促进职业发展能力;
(6)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准则;
(7)毕业生能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
4、专业认证标准内容
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