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助力青年学子深入理解国家战略、厚植为民情怀,7月3日-7月4日,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三农薪火”实践调研团来到“一户一块地”改革政策落实村—蚌埠市怀远县殷尚村,开启了“行于田间地头,深耕三农沃土”的实践之旅。
“田制”有优,“村镇”有携,“新篇”有谱
7月3日,村党委书记王书记与调研团展开座谈,从村庄沿革讲到产业布局,重点解读了“一户一块地”改革的实践路径,并陪同参观“一块田展示厅”。当地农户提起这项政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真是暖到心窝里的好政策,不仅增产增收,更减少了村民间的纠纷矛盾”。

“田地”有固,“鹅业”有优,“瓜品”有靓
带着对土地的敬畏之心,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在近40度的高温下,队员们挽起裤脚走进玉米地,不到几分钟便浑身湿透。在大鹅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用玉米秸秆发酵饲料,鹅粪制成有机肥还田,形成‘玉米—养殖—种植’循环链,带动8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各品种西瓜远销外地。粮食安全与特色产业双轮驱动,让乡村振兴的底气愈发充足。

“空心”有暖,“雏燕”有教,“乡村”有法
7月4日上午,实践调研团拜访了当地老人,队员们一边帮老人擦拭家具、晾晒被褥,一边倾听她讲述村庄变迁。随后,队员们结合《土地管理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用方言讲解土地流转、赡养纠纷等案例。傍晚时分,队员们为多名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此次实践中,青年学子们既见证了“一户一块地”改革的民生温度,也体会了“汗滴禾下土”的劳作艰辛,更读懂了乡村振兴需要“脚沾泥土、心贴群众”的深刻内涵。未来,“三农薪火”团队将持续扎根乡村大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