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机械工程学院特邀请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教授一行为我院教师作了题为“如何成功申报科研项目”学术报告,并指导国家基金申报工作,对部分教师的国家基金申报书进行了详细点评与指导。报告会和点评会在励学楼A402会议室举行,由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成军主持。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安宁、副院长王成军及部分教师代表共1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和点评会。

报告会现场(摄影:季家东)
报告会上,朱真才教授首先阐述了科研项目的类别,并着重介绍了国家基金委的研究、人才及环境条件等项目系列,指出了项目的成功申报是“机遇(紧贴申报指南)”+“努力(好的基金本子)”+“运气(同行评审)”。同时,介绍了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与人才专项等五大类国家科技计划的新政策,并详细解读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条件和政策规定。他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撰写纲要,结合团队成功申报的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范文和2019年度申报书,就如何撰写申报书进行了逐条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申报书在科学问题凝练、逻辑层次、科学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撰写技巧和细节问题。整个报告会内容紧贴国家基金申报和机械工程学科建设,讲解深入浅出,赢得了在场教师的热烈掌声。
报告会后,朱真才教授一行与学院教师进行了更深层次地交流,针对学院部分教师的国家自然基金申报书,提出了大量宝贵的修改建议,这对提高我院教师的国基申报书质量和命中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朱真才教授一行还同与会教师就科技成果挖掘和PCT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方面进行了友好交流,针对与会教师感兴趣的问题,朱真才教授认真、仔细地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朱真才,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现任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矿山机械分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矿山机电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带领的团队入选2012年、2016年教育部创新团队。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授权国外发明专利81件、中国发明专利18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78篇、EI收录48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孙越崎能源大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领军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一层次等荣誉称号。培养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40多名、硕士研究生生30多名。
(撰稿、核稿:季家东、王成军)